当前日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和预防

时间:2012-09-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和预防

发布时间:2012-09-10 09:29:11     

 

19世纪开始,对短暂性卒中样发作即有所认识,1856年,一位感染性动脉疾病的妇女,表现为反复发作左侧肢体无力,对这种发作过去有过多种说法,如脑间隙性跛行、小卒中、短暂性脑功能不全等。20世纪60年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正式提出并被大家接受,由于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认识是逐渐成熟的,所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也是逐渐完善的。

一、概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脊髓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60秒内完全恢复。

二、病因:

1、供应脑血循环的动脉粥样硬化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的最常见原因,常导致管腔狭窄造成供应脑的血流降低。

2、脑血管痉挛导致一过性某局部脑组织血流量下降,出现短暂性该局部脑功能障碍,随着痉挛迅速缓解,血流恢复,该部位脑组织重新获得充足的血液以供给氧及能源,而功能恢复,症状消失。

3、动脉-动脉的血栓栓塞:栓子来源于颈部的颈动脉或椎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溃疡面或较少地来自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心源性栓子最多见的原因为心房纤颤、瓣膜疾病和左心室血栓形成等。

4、其他:

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如任何原因的低血压、心律不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②夹层动脉瘤、动脉炎及血液成分的异常(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抗心磷脂抗体综合症等);③心脏介入和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等。

三、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

一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并不低,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指数递增。

2、疾病症状:

缺血的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常为眼前一过性黑蒙、雾视、视野中有黑点、阴影,一侧面部或肢体出现无力、麻木,有时也会表现出眩晕、头晕、偏头痛、跌倒发作、共济失调、复视、偏盲或双侧视力丧失等症状。

3、危险程度:

目前国际上最长使用ABCD2分层,还有以ABCD3ABCD2+I分层,分别指的是年龄、血压、临床表现、持续时间、糖尿病、发作频率及影像学检查(MRI)。0~3分低风险,4~5分中度风险,6~7分为高风险,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对该类患者短期内发展为脑卒中具有很强的预见性。

四、诊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到脑卒中则治疗比较棘手,关键是预防,早期及时适当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发展成永久性卒中,全面检查比较重要:①神经影像学和无创伤性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病人脑组织是否有损伤;②血液检测评估血液凝固速度;③心电图检查确定病人有无心脏病发作。

五、治疗:

  目前应根据病人病因、临床全身状况、影像学所见及血液学检查,而选择个体化的治疗。现有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有:

1、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凝聚剂预防血栓①阿斯匹林(Aspirin)肠溶片:首选药物推荐小剂量:75~150mg/d(国内多数使用100mg),以晚间10点左右服用为宜,有效预防脑血栓形成,如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不能控制发作,可选用氯吡格雷;②氯吡格雷:75mg/d,目前使用该药物的最大障碍是价格昂贵。③潘生丁加阿司匹林:为唯一被批准的联合用药。

2、抗凝治疗:可选用肝素,但应掌握适应症,治疗过程中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等,以防出血;低分子肝素不必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使用安全;华法令及新型的抗凝药,可预防非瓣膜疾患的房颤。

3、溶栓 静脉给予溶栓药,但有适应症和禁忌症要求:①发病<3 h;②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实验室检查血小板、PTAPTT均正常;

4、外科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和颈动脉成型术和支架放置(CAS)等目前国外已开展得较多,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观察,而国内皆未形成规模,只有零散的经验。

5、改善脑循环:可用复方丹参、川芎嗪、红花等中药提取物。

6、病因治疗:对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等容易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的病症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六、疾病预防

 1、饮食方面:高血脂的病人应低脂饮食,严禁摄入动物油,尽量食用植物油,避免食用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内脏、油炸的食物;

2、运动可减少脂肪堆积,降低血糖,提高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综合素质。病人在运动时要掌握好强度,循序渐进;

3、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4、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

6、定期复查血压、血脂、血糖等。

  很多百姓一提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个名字可能不以为然,觉得短暂性的脑缺血没什么,一会儿就过去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机,给病人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所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应分秒必争抢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更加需要长期进行预防脑卒中的治疗。  (神经内科主 医师  吕达平)

 

上一条:关爱老人 提防脑卒中

下一条:温馨提示: 家庭小药箱,你整理了吗?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