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种之一,多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剧烈活动后发作,高发年龄在50-70岁,由于其发病前多无前兆或出现轻微头昏、乏力、口齿不清等症状,故无法引起患者本人及家属的足够重视。在我们接诊的患者中,不少脑卒中病人都是在家中突发跌倒后才引发家人注意,其后送进医院进行救治的,常常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故而成为致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的凶险疾病之一。
正因为其发病迅速,毫无预兆,病情凶险,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异常重要!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遵医嘱控制,定期体检。
2、注意饮食调理,多食蔬菜、水果、纤维素丰富食物;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钠食物摄入。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可适量饮酒。吸烟可引起小动脉痉挛,减少脑血流量,加速动脉硬化。大量饮酒,能促使血压上升,还可造成心肌收缩力降低,损害心脑血管。
4、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增强心血管功能。
5、老年人晨间不要急于起床,最好静卧10分钟后缓缓起床,以防体位性低血压致脑血栓发生。
6、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精神状态。
7、重视发病先兆,老年人应对日常发生的脑缺血症状,如突然一侧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引起警觉,及时到医院就诊。(干部病房 王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