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10:25,在多名家属的期盼下,我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使用电子支气管镜成功地从朱XX的肺内取出一块误吞的鸡骨头,困扰了患者四个多月的“哮喘”就此划上句号。通常这种大的异物都需要通过开胸手术才能取出。
四个多月前的一个早上,家住寿县农村的男青年朱XX在喝鸡汤伴稀饭时,不经意中将一块鸡骨头误吸气管内,此后一直剧烈呛咳。但患者及家属们都认为,朱XX受了风寒,患上了感冒。随后的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咳嗽气喘,辗转省内外多家大医院均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病情逐渐加重。给患者及家人带来的极大的痛苦。3月17日患者在多方求治无路的情况下来我院就诊,我院呼吸内科教授、主任医师费广鹤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支气管异物可能”,随后的胸部CT支气管重建证实为“右下肺后基底段支气管异物”。

因为异物位于肺的下部,一般的取异物钳无法达到。而支气管镜虽能够达异物部位,但镜子太细,活检钳太小,骨头大质地硬,很难夹住,而且途中容易脱落引起窒息,刺伤血管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风险很大。但我院呼吸内科医务人员本着对病人极端负责任的态度,勇于承担风险。于病人入院后一天即18日上午,以最快的速度精心的安排和准备, 患者被送进支气管镜室。费广鹤主任医师、钱�医师等借助支气管镜,通过电子显示器,清晰地看到一块硬物横躺在右下肺后基底段支气管开口。这个异物较大,在患者肺内已存在四个月之久,异物已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及纤维化,费教授利用气管镜活检钳反复去除异物周围的纤维粘连,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最终夹出一块0.7×0.8cm的骨性异物。

(图为取出的异物)
利用气管镜取出这样大的异物在我省实属罕见,同时也标志着我院呼吸内科气管镜临床应用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呼吸内科 唐宝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