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在预防新冠肺炎的同时,也要预防食源性疾病、肠道传染病、高温中暑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疾病。
一、新冠肺炎
(一)全球新冠疫情处于大流行状态,多个国家发现多种变异毒株,广大市民绝对不能放松警惕,仍要坚持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二)预防措施:
1.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文明用餐、遵守1米线、常通风、做好清洁消毒、保持厕所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积极配合疫苗接种;
3.广大市民还要主动配合政府对自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肥人员实施的管控措施,一旦发现不适,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二、食源性疾病
(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炎热的天气适合苍蝇和病菌的繁殖生长,食物也容易腐败变质,人们在夏季又喜爱生食瓜果,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可能性增加,常以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为主。常见的细菌有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副溶血性弧菌等。主要通过食品、水源、生活接触传播,或苍蝇等机械方式传播。

(二)预防措施:
1.要注意饮食卫生,以熟食为主,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少吃或不吃生冷、冰镇食物;
2.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3.若出现发热、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时,请及时到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就诊,以免传染给他人。
三、高温中暑
(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重症中暑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二)预防措施:
1.增加饮水量,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不宜饮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饮料;
2.饮食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3.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尽量在室内活动,应减少外出;
4.如一定要在室外活动或外出,要避开正午时段,穿着要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做好涂擦防晒剂,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使用遮阳伞等防暑措施;
5.室外活动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避免太阳直晒;
6.要格外关注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的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
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一)什么是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天),病程2~7天。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还可借助水(如游泳池水等)引起暴发;流行季节主要在夏秋季,8~9月为高峰期;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于本病传播。

(二)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毛巾、浴巾、手帕等。流行期间,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要加强管理和消毒;
2.游泳池要加强对游泳人员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禁止入内;
3.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特别提醒
高温夏季也是狗的情绪烦躁期,容易主动伤人。市民注意保持距离,一旦被猫、狗等动物抓伤、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并到正规的狂犬病门诊进行规范处置。

八月份还应注意预防蚊虫虰咬,居家周围环境保持清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野外活动者和山区劳动者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蜱虫叮咬,一旦出现发热、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