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一、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在我国呈现“高发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特点。
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一)诊室测量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二)家庭自测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或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 mmHg,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
三、什么是家庭自测血压(HBPM)

家庭自测血压(HBPM)是指患者自己或家属在医疗单位外(一般在家庭)测量的血压,是自我管理血压的核心内容。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许多高血压病人已经意识到控制血压的重要性。由于血压是随时在波动的,单靠医院测量血压往往难以反映平时休息时的血压水平。所以目前医生鼓励高血压患者在家里自己测量血压。
四、HBPM 的意义

(一)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通过规范血压监测,发现血压升高,并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延缓或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二)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在家测量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多次血压记录,更准确、全面反映被测试者日常状态下血压水平,并可避免白大衣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
(三)提高血压控制率,HBPM可增强患者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率。
五、在家怎么做到精准测量血压

(一)测量前
(1)房间安静,温度适宜;
(2)测量前30分钟不进行剧烈运动,避免抽烟、饮酒、喝咖啡、喝茶等;
(3)排空膀胱;
(4)找一个有靠背的椅子或沙发,坐着平静休息5分钟。
(二)测量时
(1)推荐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2)测量时建议采用坐位,保持安静,不讲话;
(3)手臂裸露并放松,放在与心脏齐高的桌面上;
(4)双腿放松,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5)用手触摸肘窝,找到肱动脉跳动处,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置于肱动脉上,裸臂绑好袖带,袖带必须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下缘距肘线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
(6)平静测量,在测量时充气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7)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中间可稍作休息,取后两次的平均值。
(三)固定测量习惯,定时,定体位,定血压计。

(四) 血压测量频率
(1)初诊或血压未达正常标准及血压不稳定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每次测量3遍,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决策的参考;
(2)血压达到正常标准且稳定的患者:每周自测1-2天,早晚各1次;
(3)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或评估降压药治疗效果的患者:可适当增加测量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