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守初心、担使命,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他们发扬“雷锋精神”,用真心为民服务,用真情温暖群众。他们是党员、是先锋、是旗帜,荣耀与责任并存,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安医大四附院内科党总支第十党支部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
白衣执甲 驰援武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行!”抗击疫情战役打响以来,该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医院党委的号召,迅速行动,党群连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护网”,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而努力。
听说武汉需要支援后,“我愿意”“我报名”“我想去支援”“让我去吧”,负责报名事宜的护士长的电话就没有停过。由于名额有限,最终从报名的几十名医护人员中,选出了4名在急诊、急救方面经验丰富的护师出征武汉,她们是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沈杭,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刘丁丁、李万荣、袁净。
他们被分配到武汉金银潭医院ICU,那里都是急危重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武汉的每个日日夜夜,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俯卧位通气、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CRRT治疗、ECMO治疗、不间断地护理······厚重的防护服让人呼吸困难、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面部出现压痕、生活物资和防护用品出现短缺,这些从未动摇英雄的信念。她们最早去最后回,在最危险的战役前线奋战了65天;在取得武汉战役的胜利后,她们返回院内,继续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EICU护士长沈杭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李万荣荣获“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李万荣、袁净两名队员在武汉抗疫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火线入党。
精湛技术 守护生命
在ICU里,生死尤为具象。心率、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每一组数据里都隐藏着生与死。而那些插在病人身上长长短短的管线,也像是一条条生命连接线,连着一台台先进设备,连着生的希望。近年来,重症医学科与多学科紧密协作,为危重症患者健康护航,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小感冒”竟是凶险的暴发性心肌炎,20岁的大学生小程命悬一线。重症医学科医生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外包”了男孩的心肺功能。经过4天心脏“休眠”,男孩终于死里逃生。90分钟完成置管开始转流、20小时撤离血管活性药物、48小时停用强心药、56小时ECMO流量可以降至1.5L/min,开始撤机评估……经过4天严防死守,小程的心脏重新恢复活力。
从命悬一线到行动自如,车祸致盆骨严重骨折的小美(化名),5月19日独自走到安医大四附院重症医学科、骨科、急诊科、康复科等科室,向帮助过她的医生一一表示感谢。2019年12月28日,36岁的小美不幸遭遇车祸,被大货车从背后碾过其髋部,造成失血性休克、严重骨盆骨折、腹膜后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在安医大四附院重症医学科、骨科等科室治疗了80多天,小美经历了濒临死亡的惊险,最终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让患者感动的不仅是医护团队技术上的精湛,更是对患者的日常关怀。翻身,扣背,刷牙,剃须,喂饭,喂水,甚至还有SPA,给清醒的患者读报,在每个床头放一块小白板,制作沟通卡片,画上一个笑脸,与病情好转的患者聊聊家长里短,击掌欢庆。
该党支部始终以“党建促学习、党员树榜样”为建设理念,每月坚持召开党员大会,集体学习党的新方针、新政策、新动态,及时了解时事新闻。每次大会上,还会学习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以此对标先进、看齐榜样,党员们还会轮流发言,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所想所感。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教室外,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女士跪在地上对一位学生施救,旁边是焦急的人群……10月21日晚8点,这温暖的一幕发生在安徽医科大学11103教室旁,安医大四附院重症医学科王洁玲医师的举动也赢得了一片点赞。
“当时我正在给学生们讲解心肺复苏抢救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演练步骤,就突然听到教室外面有人大喊,有人倒地,快来人啊!”,正在上课的王洁玲急忙跑出去,看到一个男孩突然四肢抽搐,靠墙摔倒在地。王洁玲及时救助,男孩转危为安。。“救人是出于职业本能,如果看到病患而不施救,对不起身上的这件白大褂。”王洁玲说。
这场意外能有一个令人庆幸的结果,王洁玲“教科书式急救”背后,离不开科室日常的科普之功。
急救是一项“性命攸关”的技能,在救援现场,多一个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就会多一点安全保障。“我们面临的现状是群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相对匮乏,这大大限制了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急救教育成为公民必修课和终身教育课势在必行,我们急迫需要普及公众急救知识,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该党支部书记王楠介绍,近年来,该党支部举办多场急救知识讲座,为市民普及急救知识。
2020年5月20日是第二个全国公交驾驶员关爱日,该党支部走进合肥公交集团第四巴士公司一车队,举办 “使命在心、关爱无疆”主题党日活动,王楠率医疗专家团为驾驶员开展健康咨询,现场回答他们提出的疾病、预防保健相关问题。十支部党员、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沈亚伟为公交驾驶员们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讲解完成后,驾驶员纷纷上台体验心肺复苏的方法,医生手把手指导大家掌握正确的操作手法及技巧,避免急救误区,进一步加强了驾驶员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