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搜狐网:青春献礼70年|新站青年说 王楠——ICU,生命的守护者

时间:2019-10-14

    王楠,现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担任科室主任和党支部书记。

    2018年8月26日,地处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的安医大四附院新院区正式开诊,这是一家按照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和标准建设的安徽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医院科室配置齐全,诊疗设备高端,管理理念先进,吸引了省内外大批医学英才,为开创安医大附属医院新局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助推新站区综合实力提升贡献力量。

无问日夜,守护生命

    重症医学科,在常人看来可能是医院里颇有些神秘甚至吓人的部门,平日总紧闭着的大门里,是生命垂危的病患、各种不知名的设备、行色匆匆的医护人员还有沉甸甸的缴费通知单……但其实,紧闭的大门里,是医护人员在一遍又一遍梳理化验检查诊疗资料,一次又一次绞尽脑汁调整治疗方案,一轮又一轮守着呼吸机监护仪通宵夜班。大门开闭间,每天上演的都是危重患者的坚强求生和白衣战士为生命而战!

    对于工作,王楠表示,辛苦却并不痛苦,因为我们替心搏骤停的小伙儿、突发肺栓的产妇、严重创伤的农民工、多脏器衰竭的老爷爷……等等很多很多病患抵挡住了死神的袭击,帮他们战胜疾病,看他们回归生活……那时的心情,满是欢喜!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患者”

    重症医学医护群体很大,都集中在相对封闭的病房工作。来自患方、来自生死的压力,往往重压在医护人员身上,在这样的一个科室尤甚。作为科主任,王楠对“压力”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她也一直着力于营造氛围,缓解科室成员的过度压力,她认为,“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也要开心生活。“

    作为大型医院,所有医护人员都会承受压力,这是行业发展无法避免的。承受压力是必须的,压力也是整个团队专业发展的动力。在提及如何去平衡的时候?王楠表示,关键是压力承受范围,增强每个人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在她看来,达到平衡的前提是,工作和生活尽可能分开。团队人员各司其职,又能最大限度满足每一个医护人员的个人发展需求,不但平衡了自身压力,对患方也是极有益处的,说到底,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患者。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认识自己

   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王楠提起了两个阶段的自己,也正因为这几个阶段的她才有了现在这个坚定的她。

    从医第五年的时候,在医院要做住院总医师,住院总医师在临床当中是非常辛苦的阶段,一年之中每一天都要待在医院,一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主要职责是在非工作时间,治疗组的主任们调休时,住院组要负责整个病房的医疗安全、治疗推进等等。王楠说:“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压力比较大,但是这个压力驱动着我去学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还有在给予方案治疗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了身为一个医生的职责和在职业当中的收获。“其实,在做住院总医师之前,王楠并不是非常坚定要这一辈子走医生这条路,但是从那一年之后,这个信念就坚定了,觉得这个行业非常适合自己,并且愿意做下去。

    2014年,王楠到国家最好的重症医学单元——北京协和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学习,在那里接触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看待疾病的方式,让她的临床概念和理论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做起这一行来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加坚定。

守候生命之花再次盛放,这是我们的使命

    那么ICU这个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王楠认为最终目的是挽救患者生命,最大限度维持生活质量,使患者重归家庭和社会。作为一名优秀的ICU医生,首先是要不断地去学习,其次是要有悲悯之心,“我们治疗的是病,但是支撑的是病人和病人的家庭,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同理心,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对于ICU医生来说,一定要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感,挽救生命是要尽全力去做的一件事情,接诊的每一个病人都是危重患者,有着高死亡风险,“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不可以这么轻易的放过我们自己,”王楠郑重说道。

    ICU,I see you,看护、照顾、帮助,守候生命之花再次盛放,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上一条:合肥晚报:94岁老人一路“升级打怪”,勇闯生命禁区!

下一条:合肥晚报:萌!合肥的“国庆宝宝”们来啦!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