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胆道结石已成为外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既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病人,通常需要开腹或者腹腔镜下切开胆总管进行胆道取石,术后需要置T型管引流1-2月,举止动作都要小心翼翼,生活十分不便。现在,通过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胆总管结石病人手术后,不用再背着“小钱包”一样的引流袋了。
46岁的王某,最近右上腹经常莫名其妙地疼痛,同时伴有高热,不仅眼睛发黄,小便颜色也变黄了,王某来到安医大四附院就诊。检查结果提示,王某患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需进行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取石。
手术如期进行,普外科医生先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再通过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顺利取出胆总管4枚结石,术中胆道镜确认无残留结石、胆道通畅后,闭合胆囊管。手术顺利,术后王某血胆红素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黄疸症状缓解,大便颜色恢复,目前已顺利出院。
安医大四附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郭涛介绍,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置入胆道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后,直接闭合胆囊管,不留置T管,不放置术后腹腔引流管,胆漏及胆道狭窄的几率大为降低。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自由下床活动,进食清淡低脂饮食,术后2至3天后便可出院,保留了胆总管的完整性,术后也不用带“包”,免了出院留置T管的疼痛和不便,也无须在术后再次返回医院行胆管造影及拔出T型管,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
郭涛提醒,胆总管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烧、黄疸,严重者出现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管内积脓,引起全身症状反应,甚至休克。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以免耽误治疗。(彭世豪 吴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