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医学影像中心神经头颈学组李燕主任带队走进临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开展以“医学影像中心神经系统开展检查项目介绍”为主题的专题交流活动。

活动中,医学影像中心头颈学组罗时磊医生首先系统介绍了神经疾病诊疗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头颅CT平扫及灌注成像(CTP)、MRI常规序列(T1/T2/FLAIR/DWI)的应用场景,针对临床关注的“卒中绿色通道”需求,团队重点讲解了多模态CT(平扫+血管+灌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取栓决策中的关键作用,并分享了优化检查流程的经验,助力缩短救治时间。
在新技术新项目展示环节,医学影像中心展示了近年来新开发的尖端技术:ct脑灌注联合多时相血管成像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ASL)联合头颈部血管成像(3D-TOF MRA)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血管高分辨磁共振(HR-MRI)联合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成像(DSL-PWI)在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术前评估应用。
围绕神经内、外科提出的临床难点,医学影像中心提出多项可开展的合作项目: CT头颅血肿重建技术的应用,直观显示血肿位置和形状,它的长径和短径以及血肿的体积;DCE-MRI技术,SMRI➕FMRI都可以应用。
神经外科主任江涛与神经内科主任吕达平表示,将最新的技术展示台搬到临床一线,实现了精准影像与个体化治疗的同频共振,推动了多学科诊疗向纵深发展,同时也为神经疾病诊疗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支持,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保持交流与合作。李燕主任表示,今后医学影像中心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持续交流与合作,优化服务流程,推动技术创新,携手打造“精准影像-个体化治疗”一体化平台,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医学影像中心 焦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