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科室开展无陪护病房,病人的生活起居都由护士“一肩挑”,护士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吊水、发药了,而是从病人穿衣、洗刷、吃饭、大小便直到功能锻炼等全程的护理。当时是从一位83岁的老人开始实施的,他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我们把“无陪护病房”实施的方案告诉老人的家人时,他们都很高兴,老人的老伴说:“儿女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来照顾,我既要照顾他,又要照看家里,每天都两头跑,挺累的,找护工来照顾我又不放心,现在好了,有你们护士来照顾他,我就很放心了”。在征求老人的家属同意后,这项工作就开始实施啦!
清晨,当人们还在梦乡的时候,我们已来到病人的床前,晨间护理要给老人洗脸、清洁口腔,还要给老人喂饭、擦洗、翻身、按摩,闲暇时陪老人聊天,使老人从生理到心理都能得到全方位的照顾。白天,老人的家属都在这陪他,我们给老人做这些生活护理上的事情,他都挺配合我们的,可是到了晚上,老人家属都走后,他就显得很烦躁,还吵着要回家。其实我们都理解,作为一个年迈的老人在心理上总想有子女守在身边。我们也曾试图劝解老人,但是他非但不听我们的,还说我们是在敷衍他。还记得有一天晚上是我值班,我问老人可要小便,他没有理我,我担心老人会把小便尿到床上,就把被子掀开看看,当时老人非但不配合,反而用手指着我还骂我,那时我就愣住了,我这么全心全意的为他服务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当时委屈的眼泪都流下来了,第二天我就向护士长反映了这个情况,护士长安慰了我并叮嘱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有耐心,同时和老人的家属进行了沟通。当我再次走进老人的病房对老人进行护理时,老人居然向我道歉了,当时我觉得所有的委屈都烟消云散了,我的工作终于得到了老人的理解。在老人出院之前我们最后一次为老人擦洗时,老人紧紧的握住我们的手说:“小姑娘,真的很感谢你们的细心照顾,使我康复的这么快,马上要出院了,还真舍不得你们啊”。听老人这么说,我们心头都暖暖的。我想作为我们护士,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同那才是最大的欣慰。
通过在我们科室进行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我个人感觉“无陪护”病房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理念,不仅为病人营造了一个安全、方便、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当然这项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说患者的不配合,家属的不放心等等,但我坚信只要我们用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来对待每一位患者,正如我们护理部的张主任常对我们说的:“对待每一位患者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我相信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骨科护士: 程小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