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创先争优】无私奉献 开拓创新――记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李红武

时间:2011-01-05

在安医大四附院耳鼻咽喉科病房里,人们天天都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奔波于病房和手术室,穿梭于病床与治疗室,他总是面带笑容,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拆线换药,一丝不苟。每当患者康复出院紧握他的双手表示感谢时,他笑的更舒心了!他就是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李红武。

李红武同志1994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在校期间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由于表现优秀,93年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一年后转正。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我院工作,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带领耳鼻咽喉科全体医护人员,勤奋学习,努力创业,爱岗敬业,服务患者,实现了我院耳鼻咽喉科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的跳跃式发展。自从党中央号召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后,李红武同志更是以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姿态要求自己并影响全科的医护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政治学习 提高思想觉悟

李红武同志能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思想改造和世界观的更新,具有一定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岗位工作中,顾全大局,团结群众,勤奋工作,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组织生活中注重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在群众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医疗质量

李红武同志从事的临床工作十几年,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上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平时十分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更新,2006年考入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主攻头颈肿瘤的综合治疗,在读研的三年里,他刻苦钻研医学理论知识,积极从事临床实践,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平时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总结,先后有《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成功救治体会》、《老年性喉癌保留喉功能的体会》发表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及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务患者,2010年,他又在攻读博士学位。李红武同志不仅自己注重业务学习,同时也在科室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因为耳鼻咽喉科刚组建不久,护士都是从其他科室抽调过来的,对本科室的业务很陌生,他就自己做课件,有计划地向护士们讲解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知识,使得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有了整体的提高。

披荆斩棘 努力创业

四附院成立时,由于部分临床科室比较薄弱,耳鼻咽喉科尤为明显。如何在医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省城求生存、谋发展,是摆在四附院每个科室面前的重要课题。2009年下半年,李红武同志来到我院,他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彷徨等待,而是积极投身到科室的组建工作中去。从病房的设计和规划,到医疗器械的申请与购买,从手术包的清点和消毒,到棉片和敷料的制作,李红武同志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安医大一附院耳鼻咽喉科专家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耳鼻咽喉科于2010年1月正式开诊,在短短的十个月里,共收住了500多名住院病人,开展1至4类手术511台次,无一例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我院耳鼻咽喉科跻身于省内先进行列。

成绩的背后是忘我的奉献和艰辛的劳动,为了科室的良好运营和快速发展,李红武同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科室开诊之初,只有两名医师,为了保障科室正常值班,李红武几乎吃住在科室,他曾连续7天7夜在病房值班坚守岗位。

扬帆远航 任重道远

随着我院新址的选定,一座新型的三甲医院即将呈现,我们四附院这代人适逢百年不遇的发展时机,如何抓住机遇,提升内在素质,在“依托一附院,发展四附院”的前提下,快速发展和壮大自己,是每个四附院人必须考虑的问题。李红武同志清醒地认识到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责任,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要求自己,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爱岗敬业,服务患者,为四附院的美好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条:我院护理部举行2010年下半年技术操作考核

下一条:我院泌尿外科病区正式开诊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