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我院参加中国(首批)援南苏丹医疗队员工作点滴

时间:2013-11-02

今年是中国政府对外派遣援外医疗队50周年。援外医疗队不仅要为南苏丹人民提供无私的医疗救助,为两国友谊添砖加瓦,同时也要为中国大使馆和中资机构的人员提供卫生健康服务,为国家发展保驾护航。作为中国首批援南苏丹医疗队队员,我们深感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

南苏丹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也是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当地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严重缺失,教育落后,人才奇缺,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公共卫生及交通条件极差,当地很多孕妇只能在家庭分娩,75%妇女得不到孕期保健,1/7孕妇死于分娩并发症,只有1/10孕妇能得到专业人员的分娩指导,助产士比例不足1:30,000.故南苏丹孕产妇死亡率高居世界之首:2054/100,000。新生儿死亡率达到36(25-53)/100(注:资料来源于联合国发展项目网站http://www.ss.undp.org/south_sudan/en/home.html)。

我们工作的医院是南苏丹首都朱巴教学医院,这是南苏丹最大的公立医院,拥有正规床位560余张,也是南苏丹最高医疗转诊中心。妇产科为该院重点科室之一,床位68张,可以进行剖宫产,宫颈环扎术,全子宫切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等各类简单妇产科手术,复杂的手术无法开展。当地公立医院实行免费医疗政策,大多数设备、耗材及药品依赖国际援助。很多时候,因为药品和医疗设备匮乏,以及没水没电没血源,手术无法进行。该院每月分娩量约600人,很多孕妇有多次剖宫产史,剖宫产新生儿死亡率极高,新生儿复苏技术严重落后,抢救设备不全或有的设备当地医生不会用,甚至新生儿呼吸困难无人抢救!

一、展医技、彰医德

两个月前,我们刚做完两台手术,当地医生George匆忙的告诉我们说,有一位产妇宫口开全已经很长时间了,迟迟仍未分娩,患者痛苦万分,需要中国医生紧急帮助。我们随即赶到产房,看见当地的几位医护人员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很是不解。我们立即给产妇进行检查,产妇非常紧张、极不配合,大喊“Chinese NO! Chinese NO!”,我们一边安慰说“Chinese doctor help you”,一边快速检查。当时,孕妇宫口已开全(确切时间无法推测),胎心170次/分,胎头已衔接呈左枕横位,且耻骨弓角度较小,故影响胎儿分娩,我们三位医生协商后决定:在安慰鼓励产妇同时调整催产素滴速加强宫速,摆正体位,予以徒手旋转胎头,扩张阴道,十分钟后顺利分娩一4.1kg新生儿。当听到孩子洪亮的哭声,产妇和在场的中外医护人员都欣慰地笑了。

两周前的一天晨会上,值班医生交班有个28岁孕妇,孕40周,G5P4,疤痕子宫,已临产。该孕妇现有3个孩子,由于已经做过4次剖宫产手术,腹部手术疤痕已经向上延至肋下。当时,科主任Mergani邀请我们给他们做一次手术示教。因为没有既往的手术记录,也没有设备条件做任何辅助检查,我们无法了解患者腹腔内情况。由于时间紧,在快速体检后,我们医疗队的三位妇产科医生、两位外科医生、以及麻醉科医生在手术室进行了紧急术前讨论,然后决定由我(注:四附院方琼副主任医师)和许孝凤主任主刀。考虑到该患者已有4次手术史,腹腔内可能有严重的粘连和脏器移位,请外科黄帆主治医生在手术室待命,术中若发现腹腔内严重的粘连或临近脏器损伤,立即上台协助手术。患者的麻醉及新生儿复苏则由王义桥副主任负责。手术开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绕脐进腹,避开腹腔内严重的粘连和因手术粘连上移的膀胱,顺利地为产妇娩出胎儿。新生儿体重达4千克,评分9-10分。由于反复多次的手术,产妇子宫组织非常脆弱,很容易出血,当我们仔细完成子宫缝合后,此时家属又要求结扎。为了确保避孕效果,我们采用了近端包埋法(这种结扎方式当地医生从未做过,他们都是做普式改良法)。但是由于手术室器械陈旧,没有蚊式钳,就连小一点的血管钳也没有,我们只能因陋就简,用粗笨器械去做细巧操作。手术顺利地完成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确保病人安返病房,术后医嘱准确执行后,大家才放心地下班回去。患者家属一再我们表示感谢。

极端的条件下,当地医生养成了工作散漫和极不守时的坏习惯,尤其对生命的漠视,更是让人心寒!来南苏丹已有9个月了,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南苏丹落后的卫生状况,但在朱巴教学医院,我们坚持通过一点一滴工作,手把手地指导临床技术,讲授理论知识,传授管理理念,既治病救人,又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提高。几个月来,我们中国医生接手的患者中,未出现一例剖宫产新生儿死亡。我们不仅教会了当地同事正确的新生儿复苏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珍视生命!我们用行动诠释了“以人为本”,“视病人为亲人”的工作态度,“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工作理念,以及“平等仁爱,真诚守信”的处世之道。

二、助同胞、精打算

我们刚到朱巴不久,中国大使馆的一位随任家属突然腹痛难忍,我们妇产科组在队长的带领下立即前往诊治。通过对患者的问诊和妇检,尿妊娠试验后诊断为黄体破裂出血。当时我们是人生地不熟,对当地的医疗环境知之甚少,手头又缺乏必要的检查设备,只能通过大使馆安排患者到当地的一家私人医院做B超检查。B超结果提示患者当时腹腔仅有少量积液,鉴于其生命体征尚平稳,我们采取了保守治疗。但是,当晚患者排便后病情急剧变化,剧烈腹痛,晕厥,我们三位妇产科医生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经再次行B超检查,发现患者腹腔内积液较前有所增加。是即刻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大家对治疗方案意见不一。

大使和参赞考虑到朱巴现有的医疗条件,要求我们尽快决定,必要时转诊医疗条件较好的邻国乌干达或肯尼亚。经全队紧急会诊讨论,考虑到患者腹腔内虽出血增多,血压增高,脉搏细速,但仍在正常范围;且患者年轻尚未生育,应采取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继续行保守治疗:立即给予止血,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同时,我们对这家私人医院的手术室进行了评估,认为具备相应条件,如出血进一步增加或病情明显恶化,可立即就地进行手术。再者考虑到当时已经接近深夜,没有安全可靠的转运手段。最后将讨论结果向大使、参赞、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详细汇报后,他们同意先就地实施保守治疗。

当晚队员们开始每班两人,24小时监护,其它队员随时待命。我们还提前进行了备血、手术室及器械消毒等必要的准备工作,以防万一。经我们精心治疗,患者72小时后病情逐渐好转,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一周后,患者痊愈出院。我队以缜密、高超的医疗思维避免了一次无谓的手术,让患者受益匪浅,队员们的努力付出赢得了大使馆全体人员的一致好评。

三、走出去、送大爱

2013年7月,在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经商参处领导和组织下,中国医疗队顶着酷热,先后两次“走出去”开展义诊。第一次是挥戈千里北上,到离南苏丹和苏丹边境约50公里一个叫PALOUCH的偏远小镇义诊。在这里,我们见识了什么叫贫穷,什么叫缺医少药,什么叫望眼欲穿,什么叫“我们的生命都是上帝的”万般无奈之言。当我们用完了最后一粒药丸,面对没有拿到药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患者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队员们眼睛湿润了。然而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爆发出“Thank you,China! Thank you,China!”的喊声,我们心中无比激动。结束了“闯北”,中国医疗队不顾颠簸劳顿、不管蚊虫叮咬,挥旗南下,来到最南边一个叫YEI的小镇。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为我们安排了十分热情和隆重的欢迎仪式。更让我们震惊的是提前一天就赶来的近千名患者,有的竟然徒步走了近百公里;更让我们难忘的是如此众多的患者确能井然有序地排着长队。在如此情景下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认认真真、竭尽所能地看好每位患者的病。然而,我们人力物力有限,对那些徒步近百公里,排了两天长队,却没得到诊治、没拿到药的患者,我们心中藏着深深的歉意!虽然回来后不久,我们队员石海主任患上了疟疾,但义诊让我们进一步扩大了在南苏丹的影响,当地电视、广播、报纸等多家媒体对中国医疗队的善举大势宣传报道,同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官员及民众的高度赞扬。作为“白衣大使”,我们冒着当地的高温酷暑,疾病丛生,蚊虫肆虐一次次地治病救人,更是一次次地传播了中南友谊,一次次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真挚情谊。

通过在南苏丹的援外医疗工作,我们渐渐领会到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援外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我们也都暗暗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工作,去践行这种精神、诠释这种精神、传承这种精神。(援南苏丹医疗队 方琼 )

上一条:医院表彰第三季度“服务之星”

下一条:尹宗生一行到大内科系统行政医疗查房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00号  门诊导医台:0551-66330199  行政总值班:19965130102

医德医风邮箱:sfydgb@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09010938号-2  皖ICP备09010938号-6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