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院麻醉科已成功使用支气管阻塞导管完成胸科手术33例,包括食管癌24例,肺癌8例,纵膈占位性病变1例,这33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出现,全部痊愈出院。这一新技术新项目已成功申请为安徽医科大学校级新项目。
胸科手术相对于其他一般普通手术有其特殊性,因其要进胸操作,一般都要采用单肺通气(OLV)技术,OLV是指在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的麻醉技术。它保证了有效通气的同时,使术侧肺萎陷,便于手术操作,同时减少分泌物及血液流入健侧肺,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几率。OLV的应用是“围术期肺保护”快速康复胸外科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临床上常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实施OLV。但双腔管放置和定位耗时较长,声带、咽喉等受损害的几率较大。有研究表明,患者应用双腔气管导管后,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痛的发生率通常较高。而支气管阻塞导管在实施OLV时安全简便,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因其只是在普通气管插管的基础上放一带透明气囊的中空细导管进入患者一侧主支气管,甚至分支气管。听诊器下即可定位正确,导管前端的导向弯曲提高了盲探置入的成功率。气囊充气后可保证患侧肺或目标肺段完全萎陷,而对健侧肺通气无影响,且发生因体位改变而移位的可能性小。尤其对于声门暴露不佳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不仅减少了因操作而引起的气道损伤,更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在快通道麻醉处理过程中,如何尽力降低治疗操作给患者带来的应激反应,加速病人的康复是麻醉医师必须考虑的环节。我们将支气管阻塞导管替代传统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科食道癌和肺癌根治术等患者,不仅降低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保护了肺脏,同时减少因双腔气管插管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直接改善了患者麻醉的安全性以及麻醉后的康复速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麻醉科)
|